据报道在线配资炒股公司,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5月12日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大幅调整关税措施:美国取消4月2日起加征的91%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并保留10%,中国同步取消91%反制关税并暂停相应措施。这一举措被解读为双方关税税率降幅超100%,贸易环境重回4月2日之前状态,不仅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缓和信号,更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印度、日本等国正重新审视对美谈判策略。
中美贸易(资料图)
此次谈判打破了自4月以来的关税对峙僵局。数据显示,美国此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高达145%,中国反制税率亦达125%,直接导致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滑21.03%。联合声明的落地,意味着约91%的加征关税被取消,24%税率进入90天暂停期,双方还将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把经贸沟通从“个案回应”推向“机制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指出,美方“绕回起点”的结果表明其经济霸凌策略失效,中国反制措施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更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谈判标杆。比如英国此前率先与美达成协议,却未获关税减免,而中美通过平等磋商实现了双向降税。
展开剩余74%市场对关税缓和反应迅速:声明发布后,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超3%,港股恒生指数盘中飙升,航运、机电等出口相关板块预期回暖。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指出,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反弹,国际化期货品种如原油化工、有色金属或快速回升。短期来看,5-6月中国出口数据可能因关税壁垒降低而反弹,中泰证券数据显示,尽管4月整体出口同比增长8.1%,但对美出口拖累明显,缓和后外贸企业成本压力将得到缓解。深圳盛天龙视听科技等企业已接到美国客户重启出货请求,船运费用在声明当日显著上涨,预示贸易活跃度回升。
美国(资料图)
不过,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阔提醒,美国对华加权平均关税仍约50%,核心矛盾如贸易失衡、技术壁垒等结构性问题尚未触及。双方保留的10%关税成为博弈筹码,半导体、AI算力等领域的技术脱钩压力持续,本土企业需在“进口替代+自主创新”中寻找升级机会。中国银河证券测算,若美国加征30%关税持续3个季度,将拖累中国GDP约0.5个百分点,此次关税调整对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提振效果需观察后续谈判进展。
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后,印度、日本等与美存在关税摩擦的国家迅速调整谈判策略。印度在5月12日援引WTO规则,宣布拟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其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此举涉及76亿美元出口商品,印方称将“暂停减让同等数额关税”,尽管美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290亿美元,但印度对美贸易顺差457亿美元使其具备谈判底气。
日本则呈现出策略转向迹象。在日美前两轮谈判未就汽车关税等问题达成共识后,日方官员释放出接受“降低关税而非彻底取消”的信号。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计划在第三轮谈判中以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如玉米、大豆)、放宽汽车进口限制、加强造船领域合作作为筹码。但国内政治压力成为制约:7月参议院选举临近,自民党需平衡农业游说团体利益,谈判节奏可能放缓。首相石破茂虽坚持“全面取消关税”的表态,但其团队已着手制定折中方案,包括将关税减免幅度与对日投资挂钩。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强调,需在维护国家利益前提下“竭尽全力达成协议”,反映出其在盟友关系与经济主权间的微妙权衡。
中美联合声明设定的90天关税暂停期,既是出口商加速补货的“机会窗口”,也是双方深入谈判的关键阶段。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指出,后续谈判将聚焦芬太尼关税取消、海事及半导体301调查等具体议题,美国能否组建专注中美贸易的谈判团队至关重要。对于全球供应链而言,关税不确定性降低有助于修复稳定性,但技术安全、产业补贴等深层矛盾仍存,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
芬太尼(资料图)
日本、印度等国的策略调整,折射出美国全球关税战引发的连锁震荡。当超级大国试图通过单边主义重构贸易规则时,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盟友均在寻求利益最大化路径:印度以WTO规则为盾牌强硬反制,日本在安全依赖与经济自主间艰难平衡。这些动态不仅影响各国对美谈判走向,更将塑造后全球化时代的贸易秩序雏形。
中美关税缓和是贸易摩擦升级后的一次“战术性休兵”,而非结构性矛盾的终结。正如中国常驻WTO前参赞卢先堃所言在线配资炒股公司,建立高层协商机制的意义远超关税调整本身,它为解决技术互认、规则协调等长期议题提供了可能。对于全球经济而言,避免滑向“脱钩断链”的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竞争中寻找功能性共识——这既是90天窗口期的使命,也是后疫情时代全球化重构的必答题。当印度的报复性关税与日本的妥协性筹码同时摆在桌面上,国际社会正见证一个旧秩序瓦解、新规则孕育的复杂时刻。
发布于:江苏省嘉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